亚马逊广告新功能“尽量扩大触达”背后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亚马逊广告新功能“尽量扩大触达”背后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最近,在某些跨境电商卖家的群聊中,关于广告投放的讨论异常激烈:

  • “广告费用翻了倍,但销量却死气沉沉,毫无起色!”
  • “ACoS飙到40%,根本看不懂流量都从哪里来的!”

起初,大家普遍将问题归咎于市场疲软。然而,深入研究后发现,真正的原因竟然是一个被默默开启的新功能——“尽量扩大触达”。

亚马逊广告新功能“尽量扩大触达”背后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是的,亚马逊的SP广告(Sponsored Products)最近又推出了新玩法——这个功能在广告设置时居然是 默认勾选 的状态。

乍一看,这个功能似乎令人向往。广告除了可以在亚马逊站内展示,还会在站外的网站投放,包括新闻门户、社交平台、APP联盟甚至一些你闻所未闻的小网站。

亚马逊广告新功能“尽量扩大触达”背后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你可能会想:如果广告触达范围变广,曝光度提升,流量上来了,那岂不是好事?但实际情况却并不如人意,许多卖家发现,他们的钱烧了不少,但转化率却没有相应提高。


新功能隐藏的两大风险

1. 站外流量质量差,点击价格高但转化低

站外投放带来的流量质量可能参差不齐。例如,你在卖户外装备,但广告可能被投放到一个宠物论坛。点进广告的用户可能对你的产品毫无兴趣,点了就走,而你却为这些毫无价值的点击买了单!

点击是按次数收费的,但最终能否转化成订单才是关键。不少卖家反馈,正是因为“没注意这个选项被默认开启”,导致广告支出飙升30%-50%,而实际销售额却不升反降,ACoS(广告带来的销售成本)一度冲到了危险的高位。


2. 数据混乱,优化难度大幅提高

更让人头疼的是,站内和站外流量的数据被混杂在一起,你完全无法明确广告的效益。原本可以通过ACoS评估广告表现,但现在情况变成了“烧钱是站外流量造成的,还是站内流量拉低了转化率”?优化策略成了一场凭感觉的赌博。


如何应对?三步让你的广告预算花在刀刃上

这项新功能虽然有潜力为某些产品带来新流量,但如果不加以管理,它可能反而吞噬你的利润。以下三步帮助你快速排查并调整策略:


✅ 第一步:后台检查设置,关闭“尽量扩大触达”

及时检查你的广告设置是否开启了这个默认选项。

操作路径如下

  • 登录广告活动后台。
  • 找到 “在亚马逊站外投放的广告的设置” 模块。
  • 将默认勾选的 “尽量扩大触达” 改为 “尽量减少支出”

这一操作可以确保你的广告预算优先用于站内精准流量,避免资源浪费。


✅ 第二步:按ASIN分层管理,找出高转化产品

利用广告报告详情,分析不同ASIN(产品)在投放上的表现。具体可以这样操作:

  • 针对表现差的ASIN,果断暂停其站外投放。
  • 对于ACoS较低、转化率较高的产品,可以小规模测试站外扩展的效果。

建立一套简单的评估模型:
转化率 ≥ 3% ➜ 优质流量,考虑增加预算。
点击成本 > 产品毛利50% ➜ 果断砍掉,避免浪费资源。


✅ 第三步:根据产品属性,制定差异化策略

产品属性不同,对于广告投放的选择也需要做区分:

  • 高毛利产品(毛利 > 40%)
    对于高毛利产品,可以适度测试站外流量,但每日预算应控制在总预算的20%以内。

  • 常规跑量产品
    这类产品建议关闭站外投放,将资源集中在亚马逊站内关键词投放,确保精准流量。

  • 新品推广期
    在新品发布的头两周,务必要关闭“扩大触达”选项,优先积累站内数据,再通过数据评估是否值得开启。


最后的小结

如今亚马逊广告已不再是简单的“开了就行”。每一分钱的预算,都必须精细管理。对于“尽量扩大触达”这个新功能,我们不能忽视它可能带来的效益,但更要警惕它对成本和转化的潜在影响。

建议所有卖家立刻检查自己的广告后台,确认是否不经意间被开启了这个选项,避免广告预算不明确的流失。广告优化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精确的数据与策略。

希望这个指南能帮到你,让每一分投入都发挥最大价值!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