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卖家警钟:美海关追溯关税风暴来了!如何应对?

跨境卖家警钟:美海关追溯关税风暴来了!如何应对?

最近,跨境电商圈爆出一则劲爆的消息。一位在美国站经营的卖家收到CBP(美国海关)发来的邮件,被要求补缴过去3年的历史货件关税,而金额竟然高达200万美元!

跨境卖家警钟:美海关追溯关税风暴来了!如何应对?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只是个开始,后续的影响或将覆盖更多卖家。

被追税卖家的“侥幸心态”:风平浪静多年,终迎秋后算账

其实,这名倒霉的卖家的操作并不稀奇——在许多跨境从业者的眼中,这甚至是“常规操作”:

  • 他主要经营大件产品,通过AGL渠道长期发货;
  • 为了提高利润率,货物的报关金额也始终偏低;
  • 这一模式持续了整整3年。

然而,今年情况却发生了变化。随着美国收紧关税政策,CBP开始真正动手清算。具体到这名卖家,不单是这票货物被查,连过去三年的36票历史货件清关记录都被翻出来,对他进行彻底追溯。

卖家被推上两难境地:

  • 如果选择补税,就要缴纳数百万美元;
  • 如果选择不补,结果只能是丢店跑路。

也有部分卖家幻想通过“换标转店”规避风险,但其实这条路可能行不通。因为:

👉 亚马逊的系统将严密监测库存转移,一旦发现违规,店铺将直接被冻结,资金无法提取。

AGL发货的隐患:清关信息完全透明,无处遁形

这里有一点所有卖家都要特别注意,如果你选择了AGL作为发货渠道,要知道它是通过亚马逊对接清关,并最终由AGL进一步对接美国海关的。这种体系下,从后台填写的清关金额到申报资料,海关看得一清二楚,全然没有“隐私”可言。

即便选择通过第三方货代物流,虽然看似多了一道缓冲,但最终清关还是逃不过相关记录。一旦有“低申报”的历史数据,在政策收紧的时候,终究也会成为隐患。

美国政策收紧:中国出口货物流将面临更高成本

根据最新信息显示,2025年起,美国将对中国制造的船只和集装箱货物进行全方位查验,同时收取额外费用。另外,这些费用还将逐年上涨,未来3年内,每吨的额外收费可能高达140美元!

具体收费标准见下图:

跨境卖家警钟:美海关追溯关税风暴来了!如何应对?

这意味着什么?

即使你的货物清关完全按照真实金额申报,物流成本依然会因为政策变化而大幅上升。而如果再继续抱有“侥幸心理”,试图低申报,风险的代价将会更加惨痛:不仅要面临高额追税,还有可能失去品牌和店铺。

面对这场风暴,卖家该如何调整运营策略?

  1. 如实申报清关金额,不玩“小聪明”
    在政策逐渐严苛的环境下,如果还心存侥幸,继续使用低报关金额的方式操作,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如今,数据已经实现互通,过去的漏洞正被堵上,隐瞒不再是可能的选项。

  2. 自查历史发货记录,提前规避风险
    如果你在过去几年内也曾采取低申报方式,现在就需要立刻自查发货记录,主动补救,而不是等到被海关找上门来才被迫应对。

  3. 与货代签署明确的清关协议
    在选择货代合作时,不要仅仅依靠口头确认或逃避责任的默契。应通过书面签署协议,明确清关金额的真实性责任,避免未来因不清楚问题来源而被追责。

  4. 谨慎进行店铺间的仓库操作
    不少卖家可能想通过“换标转店”等手段转移风险,但要记住,亚马逊的监控系统非常严密。一旦被认定为规避风险的操作,后果可能不是简单冻结单个店铺,而是连锁反应,所有店铺一起受罚。

  5. 分散风险,多平台多渠道布局
    跨境电商市场变化迅速,仅依赖单一的销售平台或店铺是非常危险的策略。尝试拓展到其他平台或增加店铺、站点布局,为未来可能的风控建立“退路”。

最后的提醒

无论外部政策如何变化,作为跨境卖家,我们无法左右外部环境,但可以更加贴近合规运营。避免侥幸心理,注重长期稳定发展,才能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中生存下来。

改变,从现在开始。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