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关政策升级:跨境卖家的新挑战

美国海关政策升级:跨境卖家的新挑战

最近,中美贸易局势紧张,跨境卖家不得不再次提高警惕!美国海关以及国际物流公司纷纷推出一系列新政策,尤其是关于“原产地核查”的重大调整,让行业普遍感受到压力。对于一直依赖转口贸易的卖家来说,这次政策收紧可能意味着成本增加甚至更大的风险。


“避税转口”整顿全面升级

根据业内信息,美国海关从4月15日起正式升级了原产地核查机制,这次调整堪称前所未有。不少国家成为重点“盘查对象”,包括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墨西哥等传统转口热门地区。这些国家的货物将面临以下高压政策:

  • 100%查验率:凡是来自这些国家的货物,必须接受严格检查,几乎没有侥幸机会。
  • 最高3倍逃税罚金:一旦查出避税行为,罚款金额将是税额的3倍。
  • 10年利润追缴和账户冻结:从罚款到资产冻结,美国这次是动真格的。

此外,美国进口商提交的材料也变得更为严格,包括生产流程的清晰记录、原材料采购凭证和工厂的运营数据。这些要求从多个维度确保货物来源真实合法。

美国海关政策升级:跨境卖家的新挑战

更值得注意的是,背后还有更严厉的法案正在推进。《保护美国产业和劳工法案》正在酝酿之中,一旦通过,“转口避税”的行为或不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可能触及刑事责任。


多家国际物流公司同步调整

除了政策收紧,物流端也迎来新变化。多个国际物流巨头宣布调整发往美国的相关服务,这让跨境卖家更是雪上加霜:

物流动态一览

  • 香港邮政

    • 从4月16日起暂停接收含货品的平邮邮件。
    • 自4月27日起,空邮邮件也暂停接收。
  • DHL

    • 从4月21日起,停止发往美国的高货值B2C包裹(申报值超800美元)。
    • 虽然B2B包裹仍开放,但仍可能出现延误风险。
  • FedEx

    • 4月15日至5月2日期间,发往美国或加拿大的货物将加收7.2元/KG的附加费。
    • 对于申报超800美元的包裹,需额外提供“关税同意函”。
  • UPS

    • 从4月13日起,对中国内地发货加收“高峰附加费”,高达4.8元/KG。
美国海关政策升级:跨境卖家的新挑战

这些调整意味着,发往美国的高货值货物成本显著上升,而选择拆包或换渠道的应对策略虽然有效,但无论如何都面临更高的操作难度与风险。


卖家该如何应对?

对于跨境卖家而言,这一波政策调整无疑是挑战,但也是促使大家提升合规性的机会。只要未雨绸缪,就能够减少政策带来的直接冲击。以下几点应对策略值得考虑:

  1. 真实布局海外产能
    在墨西哥或东南亚地区设厂建立供应链,将能有效规避政策风险,同时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

  2. 优化申报与合规操作
    提前准备相关文件,例如产地证明、采购记录与生产链路图,确保自己的产品可以合法合规地进入市场。

  3. 调整发货节奏
    避开政策风口期,选择稳定物流渠道的同时,适度拆分高货值货物,降低单个订单的风险。


变化之中如何把握机遇?

无论是卖家平台还是物流通关,跨境电商行业正在经历新的规则调整。面对变化,与其纠结如何“躲避”,不如主动拥抱合规。相信随着市场规则逐步清晰,提早做好准备的卖家反而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2025年及未来的跨境业务,只要走在行业前端,将压力转化为机遇,便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