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调整市场战略:应对关税挑战,转向美国本地履约模式
近日,据外媒报道,受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电商平台Temu正在大幅调整其在美国市场的策略。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同时取消低价值商品的免税政策,这对依赖中国供应链的Temu带来了明显冲击。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Temu宣布不会提高美国消费者的商品价格,而是逐步转向“本地履约模式”,由美国本地卖家负责订单处理和发货。

本地化战略加速推进
Temu此前在官网发布了一则通知,计划自4月25日起上调商品价格,以应对全球贸易政策和关税变化。这一通知至今仍出现在其网站上。然而,根据最新声明,公司明确表示,未来在美国的销售和订单履约将由本地卖家完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Temu已经启动了大规模招募本地卖家的计划,希望通过这一举措帮助卖家触达更多消费者,同时扩大其业务规模。
伴随着政策的实施,Temu迅速调整了平台网站和App的界面。大部分原本中国直邮的商品如今已被标记为“无库存”,用户只能购买由美国本地仓库发货的商品。此前,中国直邮商品由于征收高达130%至150%的进口费用,价格曾一度翻倍甚至更高,这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今,Temu通过新增本地化商品供应链,已经实现这些商品无需进口费用,用户收货时也不再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
与此同时,Temu还暂停了从中国直邮至美国的服务,大幅减少线上广告投放,并重新调整商品供应框架,进一步落实本地化战略。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这一系列调整必然会在短期内对公司的收入造成一定损失,但Temu似乎有更长远的打算。通过深化本地化战略,公司希望在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中维持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行业观察人士认为,Temu仍有不少挑战需要应对。首先,利润率的下降是难以避免的问题。随着中国卖家的库存压力增加,部分库存或将流向其他国际市场。另外,Temu在招募美国本地卖家的同时,还需要面对来自亚马逊、沃尔玛等电商巨头在供应链领域的正面竞争。
相比之下,专注于时尚品类的Shein则受影响相对较小。Shein品类较少,商品结构更加清晰,能够更快地调整自身的供应链策略。相比之下,Temu需要平衡更复杂的商品种类和更大的调整范围。
未来何去何从?
对于Temu来说,这次政策调整或许是一次重大的挑战,但也是一次机遇。如果能够成功搭建起稳定的本地供应链体系,Temu或许能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并实现长期发展。当然,这也需要面对更复杂的运营成本与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无论如何,Temu在关税政策变化中的反应速度和应对策略,值得其他依赖跨境电商业务的平台企业参考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