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与Shein因关税政策在美国市场遇冷
近日,有外媒报道,随着美国政府推出新一轮关税政策,知名电商平台Temu和Shein在美国的销售表现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明显下降。

据统计,在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期间,Shein的销售额比前一周缩水了23%,而Temu也减少了17%的销售额。这一变化与近期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调整直接相关。
政策调整对供应链的冲击
新的政策取消了以往针对低价值商品包裹的免税政策,同时将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关税提升至145%。对于极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的Temu和Shein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打击。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成本压力,两家公司从4月25日起不得不调整售价,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不少商品因此出现了价格翻倍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用户的购买意愿。
某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种销售下滑的趋势并非毫无征兆。早在3月和4月初,就有大量消费者因预见到价格上涨提前购买商品,从而推动了短期的销售高峰,然而新的关税政策正式落地后,价格的飙升逐渐体现出了长期影响。而更令人忧虑的是,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25年4月降至近五年来的最低点,伴随而来的生活成本压力也让许多人的消费能力明显削弱。
两家公司不同的应对策略
面对这样的局面,Temu和Shein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试图缓解困境:
-
Temu的本地化探索
Temu开始加速转向本地分销模式。在网站上,一些最畅销商品开始提供美国本地商家的选项,以此避免因进口商品而产生的高额关税。 -
Shein转移生产基地
Shein则选择加快将生产基地迁出中国的计划,试图通过调整供应链布局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然而,这不确定会否影响该公司一贯在快速供货上的明显优势。
扩展全球市场布局
实际上,Temu和Shein也在尝试分散市场风险,将更多精力投向美国以外的地区。有数据显示,2025年4月期间,两家公司在欧洲市场的广告投入都有较大增长。例如,Shein在法国和英国的广告支出比上月增加了35%,而Temu在法国增长了40%,在英国增长了20%。
此举显示,虽然美国市场面临困难,但欧洲市场似乎成为了这两家企业寻找增长点的新战场。未来,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策略和竞争力走势仍值得进一步观察。
在这个政策变化的背景下,Temu和Shein这两家长期依赖低成本商品策略的平台或许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应对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供应链挑战,也在暗示着未来的跨境电商模式可能迎来重大调整。